第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5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上接一版)截至10月,为入住社会福利院的14名困难群体老年人支付机构养老补贴和财政补贴资金共18.85万元。”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进良表示。

此外,我市还积极落实高龄补贴政策,截至10月,为在册6275名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资金629.934万元。扎实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市60岁及以上空巢、失能、高龄等特困老人及80岁以上社会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截至目前,为参加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296名服务对象补贴资金9.79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沿着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宽阔整洁的村道一路向前,记者走进一户村民家,不大的院子里收拾得十分利落,听到有人进来,户主李秀山急忙摇着轮椅走出房门。

“那几年,家里确实困难,我身体不好,生活中有很多不便。这几年好了,国家给了低保、残疾人补助等各类补贴政策,自己也会钩针编织鞋子,卖出去也有一定的收入。”李秀山说。

近年来,随着社会救助领域的不断拓展,我市将 “三无人员”、孤儿、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贫困大学生和因重特大疾病、重大事故造成家庭困难的一批群众纳入救助范围,救助面基本包含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医疗、住房、教育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多层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救助成效明显,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人民群众实现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

据了解,从2007年起,我市农村低保工作开始实施,当年月均729户、2208人纳入农村低保,年发放低保金80.1万元,至此,最低生活保障普及城乡困难群众,实现了城乡低保统筹发展。目前,全市低保人数合计2074户,5355人。其中农村低保共有292户841人,城市低保1782户,4514人。累计发放低保金及各类补贴232.85万元。

在医疗救助方面,目前,我市累计救助人次达63113人,从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共发放医疗救助金1712.502万元。2015年贯彻实施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城乡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均纳入救助范围,救助标准再次提高。医疗救助的报销比例为低保户报销80%,低收入家庭报销60%,因重特大疾病造成贫困的人员报销50%。2016年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197.75万元,其中为6447名重点救助对象发放参保参合补助金58.5万元;全市共277户805人精准扶贫对象得到了就医保障;为477名医疗救助对象发放民政二次医疗救助金 136.37万元;为80名特困供养对象发放门诊费2.88万元,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主任雷海荣说:“作为民政工作人员,我们要在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救助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后将持续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摸排帮扶力度,做好低收入边缘群体等人员的救助保障工作,增强各项救助制度综合效力,提高困难对象救助水平,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市扎实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祥福说:“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干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履行新时代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职能,聚焦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等关键领域,着力补齐民政事业发展短板和弱项,不断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我市有序恢复外卖配送服务
孝立人生 好男儿歌声奉娘亲
开展餐饮场所醇基类燃料专项检查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