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4月19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七部门制定农资打假为民办实事十项举措

青海日报讯 (记者 王臻) 4月12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进一步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保障农资产品质量,坚持打假劣、优供应、惠民生、促发展,近期,省农业农村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七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了青海省2022年农资打假为民办实事十项举措。

据了解,这十项举措包括:开展农资产品质量大抽查,宣传贯彻农资产品质量标准,开展农资市场督导检查,建立执法办案联动查处机制,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限禁一批高毒高风险农药,全面推进兽药二维码追溯监管,联合开展农用薄膜监管执法行动,举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其中,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采取例行抽查、专项抽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抽检一批农资产品,对不合格产品,及时依法严查。

同时,指导各地围绕农作物品种权保护、农资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专业练兵、实战练兵和竞技练兵,打造一支敢办案、会办案、办铁案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不断强化农资质量执法办案力度。对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4种高毒农药采取淘汰措施,限期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并督促兽药生产企业所有产品全部赋码上市,入库出库追溯数据全部上传国家兽药追溯系统,所有经营企业注册入网实施追溯,持续保持“3个全覆盖”追溯管理。

此外,会同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加强农用薄膜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宣传贯彻,开展产品质量抽查,适时公布一批典型违法违规案例,严禁非标农膜入市下田,推动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推进农田“白色污染”治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我省七部门制定农资打假为民办实事十项举措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税务文书“线上”走 纳税服务更“智慧”
老国企改革破困局 茫崖矿迎来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