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莎莎) 开展“盛世中国年·幸福格尔木”数字年货节、“双品网购节”“6·18电商购物节”“格尔木迎国庆促消费暨第十一届汽车展销会”“房产·建材·家居团购会”“民族服装展”…… 一场场促销活动不断上演,一件件商品被消费者收入囊中,居民 消费不断升温。2021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积极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在保证商贸流通业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稳定局势下,围绕消费热点,通堵点、补断点,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努力扩大市场消费,有效推动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新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增长。
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依托项目建设,我市先后建成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店铺5个,销售枸杞、藜麦、牛羊肉及其制品等特色农副产品30余款,不间断开展电商直播30余场,全年销售额达720余万元,同比增长24.17%,发放促消费、家政服务业、电商等专项资金110.9万元。我市青创空间被评为海西州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青海硕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青海那达慕生态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胖悠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快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4家企业被评为海西州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全市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后劲较足。
集中打造集文化、旅游、地方品牌特色产品展销、美食小吃、涂鸦酒吧等市民游客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旱码头·1960”综合街区,年营业额约1200万元。同时,街区开展夜间经营,成为我市吸引市民和游客的标志性街区,入选为省级第一批旅游休闲街区。
为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我市全面启动蔬菜、肉类、副食品、粮油等日报监测制度,并投入185.14万元,储备肉类蔬菜800吨,有效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21年新增入限企业12家,2022年新增入限企业7家。目前全市共有限上商贸企业64家。2021年三季度,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4亿元,同比增长12.5%,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海西州3.5个百分点,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8%。全年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7亿元,同比增长3.1%,居民消费等行为进一步放开,企业经营正常,市场消费一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