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18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察尔汗

文/李宝华

(一)

只有在察尔汗,才懂什么是深藏不露。而更多的时候,他像一尊低调的神。

首先他深埋自己;其次他又坦露自己;当云彩和湖水退去的时候,我无限感激造物主给予我的安宁和辽远。

当然,他的优秀在于他的万丈深渊。而对于他的深情,是源于他深不可测的情怀托起我感念的、欢喜的、笃定的爱和那淡淡的咸味。

在这里,我总能按时等来日出和日落。

他给予我的宿命是:原地厮守。 而我的耐心从来没有变过。

有时我会提着灯笼,从他的脚尖出发。去寻找咸味中的自由。我一次又一次的充当着熟人,也充当着陌生者。

(二)

干涸的大海在盐层深处复活。

察尔汗藏着亿万年的隐忍和苦涩。又在钻石般的结晶中表述着生生世世的来龙去脉。最值得钦佩的,依旧是他四季不变的表情。

在察尔汗,岁月给予最浓烈的褐色。四季的风不论从哪个方向吹来,他都有护佑自己的天幕。在烈日和风雨中调整天幕的高低,宽广得不可思议。

立冬后的子夜,大雪覆盐湖,察尔汗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进入另一个静默期。

温度进入一米以下的地层,但并不影响大海在内部的奔腾。

去看冬天的察尔汗,有凝固中的随心所欲。看白雪融入白盐,成为另一种白。看盐花高出湖面,塑造出盐湖的立体感,他的风姿,永远不老。

太阳来了,察尔汗默默地为雪唱出昨夜谱下的挽歌……

(三)

丝绸路上的商贾驼队走后,察尔汗亿万年前就来到的板块被激活。

懵懂的大地从此被带向远方。一批一批的探知者来来回回,甚至把生命搁在生命禁区之中。

人类的梦想,总是在探索中走向坚强。

为什么亿万年前的大海变成了高山?为什么南方的葱绿不能同时到达这里?为什么总是在沙尘过后戈壁才有认真的晴日……

怀疑是最大的认知。

从思想上对认知的和解是前进的助推剂。

盐壳的铿锵,卤水的魔幻。完全不能释然求知者对神奇事物的追求。

存在,一定有辩证法。真实从时光中剥离出来,就算再黑的夜,根本掩盖不住。

察尔汗的美和美好,必将裸露无疑。

(四)

蓝色的风之后,留下蓝色的水继续造风,从我的脚下一直到天边。

太阳和夕阳都是跟风者。波浪泛到哪里,它们就落在哪里。庄子的蝴蝶会不会和它们结伴而行?这种可能一定是有的。

太阳落下去以后,察尔汗的眼睛就睁得更大了。他用积蓄的能量替代阳光,为月光助力,得意的盐的光芒泛滥成海,一粒盐触碰另一粒盐,五千八百五十六平方公里上,多米诺骨牌式的光芒就这样被点亮。硕大的盐的乐场叮叮当当。

察尔汗,四季都是收获的“麦场”。一部分在泥土的上面,一部分在他的下面。

歌者在湖水之上。唱的是奋斗者之音。

他们一首一首地唱着夯歌,重复着永远没有结尾的高潮。

嘿呦嘿呦……在万丈盐桥的深处,有隆隆机声缓缓涉水而来……

我是那厂房里被搅动的盐粒……

(五)

察尔汗从来不说话,守着他独有的咸涩,忘记时过境迁,所有的日子都过得波澜不惊。

白日里,他向生而生,接受着阳光和风的沐浴。黑夜里,借着月光把盐粒拼接成更大的晶体。什么也不想干的时候就静静的听那棱格勒河潺潺而来的甘露,扩大他血管里的呼吸,或者,就听旁边湿地里天鹅麻鸭从芦苇荡里发出的偶偶私语,总之,他从不无聊。

早上又来了一些人,带着一些铁针和铁锨还有一些瓶瓶罐罐之类的东西,他们表情严肃,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有人把铁针扎进他的胳膊,抽上来一些浅黄或深黄的液体,然后倒进另一些透明的玻璃瓶子。呀,皮肤痒痒的,还希望多扎些针……后来,那些人又徒步走了很远,去扎察尔汗的腿部,腹部,背部,像是一个个体检的医生,有必须要弄清楚的执着……

就这样,察尔汗经年累月地发光,泛白,自愈,用厚厚的盐壳封存自己……

偶尔从陈旧的盐壳里吐露出一种新。让迷恋者的脚步层层叠叠……

(六)

察尔汗,人们打造出来的“梦幻盐湖”比本身的察尔汗盐湖更响亮,好像察尔汗所有的景色都在这里。虽然我从来不这么认为。

那些进进出出的异乡人,把红纱巾,花裙子,航拍机,八十八种pos用完后。用抖音和朋友圈进行总结。然后赶往下一个惊讶。

察尓汗是微醉的,让人不断咋舌,尤其是一线品牌城市的旅者,完全一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感觉。

只有我知道,谁是真正爱他的人。比如我,每一缕咸风,我都爱。

至于落日、月亮和星星,也就顺便爱了。

(七)

它是一幅沉淀的作品。每一层的着色物质都存着错综复杂的结构设计。比如白色的盐层之上要覆盖一层厚厚的的黑泥,而又要彰显盐层的呼之欲出。这些奇特的技法啊。造出一个纵横交错的丰厚察尔汗。

以水为纲。察尔汗最终交代出来的显象是随处可见的绿波蓝浪。把水安排得宁静乖巧。庄严中又不失调皮的气氛。

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低洼处,它都布置上意想不到的水渍水泽。它掌握六千平方公里,也掌握方寸之间。

察尔汗涂抹过的每一种色彩,都是经过千年万年的深思熟虑。现在它呈现的美,只是它年轻的模样。

(八)

深奥的察尔汗是由复杂的地质结构铺陈的质感。

看似简约的平面组合,其实有着亿万年深藏不露的气质。尤其是那层层叠叠的架构层级。是多么伟大的建筑师也不能企及的。他挑战的是刚毅中的柔软,是厚重中的留白。

察尔汗,他藏起来的高度不是用概念两个字就可以完成的。而他故意营造出的荒凉用的正是自我保护的手法。

察尔汗。老谋深算的可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俄博梁(柴达木盆地行迹2)
格尔木的雪
读察尔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