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全面落实平安建设党委领导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基层“大区长”制和乡镇(街道)“大党建”制,做到亲自研究部署、推动落实、督导问效。确定每年5月为平安建设宣传月,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集中宣传。利用“三下乡”活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充分发挥“平安视界”微信工作群、“格尔木政法在线”公众号实效、快捷的传播优势,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制定印发深化平安建设、开展社会治理、多元调处纠纷的方案、通知,将平安建设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评体系,做到财政保障上优先支付、目标绩效上分类测评、评优晋级上捆绑兑现,形成了市委抓统筹、城区负总责、乡街抓落实、村社推服务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切实推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大联动构建平安建设新格局
在全市范围积极推行“党建+N”五维共治治理模式,有效统筹多方力量,不断增强平安建设向心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引导、支持和监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达到98%,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达到102个,政务事项网上办达到96%。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结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电子凭证全面推广。
拓展社会协同机制,发挥群团组织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联动体系,有效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全市登记成立社会组织85家。指导组建村(居)民议事会,搭建村(社区)、乡镇(街道)议事协商平台,推进协商制度化发展。发挥群众参与作用,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设置12345市长热线和政务网络留言板块,组建志愿者队伍70支,注册志愿者2.3万人,注册率达户籍人数16.7%。梳理爱心救助、群防群治等志愿服务项目52个,通过群众点单、基层报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群众和中心评单,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发挥法治保障作用,率先成立全省首家县级法学会,认真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制定法律服务清单,实现了服务网络、村级法律顾问、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公证业务“四个全覆盖”。
重创新打造平安建设新特色
坚持立足市情实际,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突出打造地方特色治理品牌。加强与西藏、新疆等毗邻地区情报交流、联手打击、防范控制等工作协作,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部门互走互访、群众联谊联建,有效解决边界纠纷问题。制定应急预案,组建37支应急队伍,适时开展实战演练,构建日常驻防本地、战时统一调度、应急集中增援、拉动联勤联训“大特警”模式,保障维稳应急处突,共同构筑祖国西大门“钢铁防线”。持续推进16个行业系统和领域平安细胞创建,全市平安创建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培育出郭勒木德镇“三联一巡一站一中心”、唐古拉山镇“三联两巡”等示范项目。
同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生态环保领域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督促辖区内78家矿山企业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账户。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诉讼制度,打造“加强检行协作、保护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品牌,构建“刑责+赔偿+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模式。积极打造唐古拉山镇“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郭勒木德镇阿拉尔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示范村建设,打造社区“石榴籽”家园,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十二进”活动,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繁荣发展。长江源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强基础夯实平安建设新底板
坚持强基导向,推进资源力量下沉,促进社会治理与服务民生良性循环。开展“全科网格”建设。按照“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运行模式,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建立综治中心84个,划分基础网格324个,明确网格事项46项,配备网格员800名,实行16位编码分类管理,努力提升对“人、地、事、物、情、组织”等网格要素的精准掌握、精细服务水平。深化“枫桥经验”格尔木实践。开展“三无市”创建和“化新访、清积案”系列活动,创新成立全省首家县级法学会和村级法律会诊站,设立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诉调对接中心、老城区拆迁改造矛调中心,打造“刮碗子”调解室、“八和”调解室,矛盾纠纷调处办结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投入1亿余元,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重点路段、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率100%。强化大数据集成应用,接入社会资源1939路,初步实现数据联网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防风险筑牢平安建设新屏障
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平安建设的“牛鼻子”来抓,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对重点目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严密防范暴恐风险。深入学习反间谍法,加强党政机关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开展邪教人员教育转化去存量攻坚行动,超额完成教育转化任务。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社会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3个。建立重要场所部位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中心区域“警城联动”、村社警民联动及“十户联防”等群防群治模式,加大公安检查站查缉力度,提升显性用警防控震慑效果。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保持了确诊和疑似病例“双零”局面。严格管理危爆物,开展成品油、寄递物流、铁路沿线乱点乱象专项整治,公共安全防范化解能力得到提升。组建网信办和反诈中心,严厉打击各类网络犯罪,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全市平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继2013、2017年连续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之后,连年获评 “全州社会治理暨平安建设优秀地区(一等奖)”, 2019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2020年连续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2020年摘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桂冠、入选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重任在肩,使命依然。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按照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委工作要求,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创新实践,在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网络更安靖目标任务中彰显格尔木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