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记者 马晓梅 丁一
焦兴晨 杨晓波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管委会可可西里管理处索南达杰保护站,今年被救护的8只小藏羚羊在一群“奶爸”的悉心照料下,正在健康成长。
“这些小藏羚羊是今年我们在卓乃湖的产羔地救助过来的,卓乃湖被誉为藏羚羊‘大产房’,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会到卓乃湖区域产仔。当时在卓乃湖产羔的藏羚羊有3万多只,产崽完回迁过程中,部分体质较弱的藏羚羊幼仔因躲避天敌,会与羊群失散。”索南达杰保护站站长赵新录说,“今年藏羚羊产仔期间,巡山队员在卓乃湖区域成功救助了8只藏羚羊幼仔。”
为让这8只藏羚羊幼仔尽快适应环境、健康成长,每天早上,保护站队员邓海平和达才早早支起大锅,点火烧水,等水开了把奶瓶放在锅里煮透消毒,接下来慢慢煮牛奶,好了之后逐个装瓶,为了不烫着小藏羚羊,他们经常用手背或嘴测试牛奶的温度。
每天,“奶爸”们还没走进围栏,八只“小可爱”听见脚步声就急忙奔跑过来,咩咩叫着团团围住他们,迫不及待地咬住奶瓶,昂起头“咕咚咕咚”喝起来。
“刚救助回来的时候,我们一天要喂4到5次,随着它们不断长大会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赵新录一边喂着小藏羚羊,一边检查着它们的身体情况,“这只小羊的脸好像有点肿,看看是不是发炎了?”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上世纪80年代,因不法分子猎杀,藏羚羊数量从原先的20万只锐减至不足2万只。据可可西里管理处初步统计,经过多年保护,如今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已超过7万只。
据悉,索南达杰保护站成立20年来,每年都要救护10多只小藏羚羊,这些“奶爸”们照顾小藏羚羊比自家孩子还要上心,这里俨然成了小藏羚羊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