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9月23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倡议建立阿尔茨海默症
全病程管理体系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侠克) 记者日前从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获悉,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4000万。为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倡议全社会应建立从预防、筛查、治疗到照护的阿尔茨海默症全病程管理体系,持续加大对阿尔茨海默症的重视与投入。

据介绍,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症认知程度和患者就诊率相对较低,家庭及社会照护成本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我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照护的现状。

专家表示,公众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认知误区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公众缺乏对“疾病”的基本认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治疗等手段,不少家庭成员被动选择“任由疾病自然发展”。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说:“事实上,阿尔茨海默症是可以及时被发现、干预,并在医生指导下获得科学地治疗、照护等,从而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倡议,国家应重视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性科普教育。发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社区、新闻媒体等,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传播阿尔茨海默症基础预防知识,提高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科学认知。

范利认为,有针对性地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在老龄化社会下,全社会形成“早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科学认知尤为重要。

专家表示,临床方面,阿尔茨海默症被认为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一旦阿尔茨海默症人群被筛查确诊,通过纠正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例如酗酒、肥胖、抽烟等,增加脑力、体力锻炼等,将有助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发展。

范利说,照护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压力较大,家庭成员个人无法承担,因此,呼吁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尤其要重视延缓轻度和中度患者发展为重度,切实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相应的照护成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倡议建立阿尔茨海默症
美医学专家警告:山火烟雾增加感染新冠风险
提高食品产量还是扰乱自然? 美英科学家创造出经基因编辑的家畜
人类对季节性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持续时间或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