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9月27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向新中国

任弼时

和平是短暂的。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在完成战争准备后即翻脸,撕毁停战协议和政协协议,大举进攻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东北以及海南岛等解放区,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但是国民党当局并未立即宣布停止国共谈判,企图利用和谈掩护其军事进攻。把内战罪责嫁祸于中共。

这使因毛泽东生病而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任弼时加倍繁忙。他密切配合在重庆的周恩来同国民党的假和谈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6年8月6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向周恩来转达蒋介石提出的恢复政治谈判的五项条件。这是五项实际上要求投降的条件,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共代表团的拒绝。于是,8月10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认为国共争论的根本问题“似难获致解决方法”。“调处”失败。周恩来当日付电中央,陈述对马歇尔、司徒雷登发表公告后的形势分析和应付的总方针与办法。12日,任弼时为中共中央起草复电,同意代表团的陈述,阐明中央对时局发展的预测及原则:“今后将有一个时期是大打大闹时期,而主要是靠打得好,消灭蒋力量来解决问题。”并要周恩来“关于半年多以来,特别是六月以来国共谈判经过,请你发表一适当谈话”。中央的复电,进一步坚定了代表团的分析与应付的方针。

为统一全党思想,10月3日在延安任弼时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毛泽东两天前起草的党内指示《三个月总结》,确定对蒋介石的对策。

任弼时概要地分析内战发生以来我党的工作,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明确了今后的任务。他说:过去三个月,国民党打弱了,我们打强了,丧失了地方,但队伍加强了,老百姓的认识提高了,信心提高了。蒋介石占领了不少解放区,增兵攻打张家口,征集新兵150万,目的何在?这不是要和平的样子!我们不要上当。过去3个月我们消灭了他25个旅,但他还有优势,如果按毛主席提出的设想,今后3个月,再消灭他25个旅,我们可能转入反攻;反攻后再消灭他25个旅,双方力量平衡,“要真正达到休战和平,必须打破其优势。”“要提高信心,已失掉些地方,可能还要再失掉一些,如张家口、哈尔滨、邯郸……”我们能守的即守,有的不必死守,如张家口,而是要争取主动打击敌人。最后,任弼时说:“既然蒋介石和平是假的,和、打,我们打定了!”。为了支持战争,他强调,要扩大部队,训练民兵,加强国民党统治区发动群众的工作等。

就在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同日,司徒雷登向中共代表团提出4项建议:(一)同意国府委员名额中共9名,民盟4名;(二)提出国大代表名单;(三)撤出苏北;(四)撤离大同附近。中共代表团董必武即将此电告中共中央。接董电后,4日,任弼时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通过了给周恩来、董必武的回电:蒋既已进攻张垣,则我应表示一切不谈,对马歇尔、司徒雷登退出调处的姿态,亦不必表示挽留。如蒋停止攻张垣,可同意召开3人会议,并在会上坚持无条件恢复1月13日前双方军队的位置。根据此电示精神,当日周恩来即提出:停止进攻张家口及其外围、关于军事上3条建议和实施政协决议的8条建议,由王炳南口头转告司徒雷登,以回击蒋介石。

10月7日,周恩来收到马歇尔致司徒雷登的备忘录。备忘录提出对张家口的军事行动停止10天。周恩来将此电告中央。即日任弼时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通过给周恩来、董必武的电报:美蒋备忘录所提出10天停攻张垣计划,完全是为了蒋军增援再攻,我绝对不能接受;我应声明攻张垣即为全面破裂;要求恢复1月13日的位置。在外交宣传上,应采取强硬的立场和态度。8日,任弼时再次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向美方声明要求美军离华,离华前将位置随时告我以免冲突。(219)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走向新中国
静静的顿河
红日